孔雀鱼常见病害防治全指南:白点病、烂尾病、水霉病一网打尽
孔雀鱼的白点病、烂尾病、水霉病乃常见之疾,下述乃其治疗之法:
白点病
病因:主要系小瓜虫寄生所致,于水温较低(18 - 23℃)、水质欠佳等情状下易现。
症状:鱼体之表、鳍之上会现白色小点,仿若撒落之盐粒,严重时白点会遍布全身,鱼则会呈现出烦躁不宁、游动迟缓、食欲不振等症候。
治疗方法
升温法:小瓜虫于 28℃以上之水温中难以存活,可将水温徐缓升高至 28 - 30℃,并维持 3 - 5 日,小瓜虫便会渐次脱落消亡。然需留意升温进程不可过疾,每日升温勿超 2℃。
药物治疗:可用硝酸亚汞溶液,依每 10 升水加入 1 - 2 滴之比例施行药浴,每日药浴 1 - 2 小时,接连 3 - 5 日;抑或运用白点净等专用药物,依说明书之剂量施用。
烂尾病
病因:通常由细菌侵染引发,水质恶化、鱼体受损、养殖密度过大等要素皆或诱发。
症状:鱼尾鳍边缘现白色或黑色之腐烂,严重时尾鳍会残缺不全,鱼之游动能力下降,还可能伴有食欲不佳等情形。
治疗方法
改善水质:即刻更换部分新水,保持水质清澄,每周换水 2 - 3 次,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之 1/3 - 1/2,同时强化过滤系统,维系优良之水质环境。
药物治疗:可用呋喃西林粉,每 10 升水加入 0.1 - 0.2 克,将病鱼置入药浴,每日药浴 2 - 3 小时,连续 5 - 7 日;亦可于水中增添适量之土霉素,每升水加 20 - 30 毫克,浸泡病鱼 3 - 5 日。
水霉病
病因:一般为鱼体受伤后,水霉菌侵入伤口所致,于水温较低、水质较污之环境中易滋长。
症状:鱼体表面现灰白色之棉絮状菌丝,菌丝会渐次蔓延,病鱼会展现出消瘦、游动迟缓、烦躁不宁等症状。
治疗方法
盐浴法:以 3% - 5%之食盐水对病鱼进行药浴,每次药浴 10 - 15 分钟,每日 1 次,连续 3 - 5 日,可抑制水霉菌之生长。
药物治疗:使用亚甲基蓝溶液,每 10 升水加入 2 - 3 滴,进行全缸泼洒,每隔 2 - 3 日使用一次,连续使用 2 - 3 次;或使用水霉净等专用药物,依说明书之要求使用。
于治疗孔雀鱼之疾病时,需密切察观鱼之状态与病情变化,同时保持养殖环境之清洁与稳定,做好预防事宜,以防疾病再度发生。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